想象一下这个场景:
一只母鼠刚刚经历完艰难的分娩,精疲力竭。然而,它没有休息,而是转身开始吃伴随幼崽一同娩出的胎盘。这并非个例,而是大多数哺乳动物(如猫、狗、啮齿类等)共有的行为。科学家们将这种行为称为“胎盘摄食”(Placentophagy)。[1]
这可能跟本能有关,吃胎盘会缓解母体分娩带来的疼痛、诱导哺乳、恢复体力、进一步增强保护幼崽的能力。[2]
那么,当视角转向人类,胎盘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?
胎盘被称作“紫河车”,入药历史长达数千年,《本草纲目》上关于胎盘的记载:“其滋补之功极重,久服耳聪目明,须发乌黑,延年益寿。”
这种描述虽然带有古人认识的局限性,但现代科学的发展,正在逐步揭示胎盘中蕴含的复杂世界及其潜在的生物活性。
科学视角下的胎盘
生物活性宝库?
现代研究证实,胎盘绝非简单的“通道”或“过滤器”,能产生各种激素、细胞因子及其它活性物质,它们在胎盘内部产生极其复杂的相互调控作用,以维持胎盘的生长发育,并促进人血液循环,对胎儿生长发育及母体的内分泌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。[3]
当分娩完成,胎盘脱离母体后,它内部究竟蕴藏着哪些有价值的成分?
主要包括[3]:
激素家族
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、雌激素、孕酮、垂体催乳素等。
免疫调节因子
免疫球蛋白(IgG, IgA, IgM)、细胞因子(如白介素-2, 白介素-6, 干扰素-γ)等。
生长因子
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EGF)、表皮生长因子(EGF)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(IGF)、促红细胞生成素(EPO)等。
营养与功能蛋白
如白蛋白(重要的载体蛋白)、转铁蛋白(铁运输的关键)、胶原蛋白(结构支撑)等。
其他活性成分
如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,透明质酸(玻尿酸)等。
中文核心期刊《中药材》就明确揭示:胎盘中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、调节免疫和延缓衰老等作用。[3]
正是这些成分的存在,使得胎盘在科学研究中展现出多方面的潜在价值。曾经有实验结果显示:以胎盘为主要原料的胎盘营养液,不仅能通过明显增强小鼠的机体耐力和抗缺氧能力,以及明显降低机体的耗氧量来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,使机体的应激能力增强,还能明显降低小鼠脑组织中脂褐质含量,从而减少其对脑组织的损害。[4]
如何留住
这份“活性”?
然而,认识到胎盘的价值只是第一步。一个巨大的挑战摆在面前:如何有效且稳定地获取和保存这些宝贵的生物活性成分?
传统上,人类利用胎盘的方式主要是炖煮、蒸炒或烘干后研粉入药(如紫河车粉)。遗憾的是,这些方法存在明显弊端:高温破坏、工艺粗糙、保存困难。
“自体胎盘物理制备技术”的出现,刚好解决了这些难题。相较于“紫河车”传统胎盘处理方式,经“自体胎盘物理制备技术”处理后的胎盘冻干粉,有保全原始有效成分优势。
胎盘,伴随生命诞生而来,从动物本能到人类药典,再到现代科学实验室,它的故事远未结束。随着科研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,我们期待能更清晰地解读它内部的密码,更有效地利用这份自然的馈赠。
[1]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0149763480900123?via%3Dihub
[2]https://hsmonkey.ahu.edu.cn/_upload/article/files/47/e9/1a81d8d14a8b9f3788765daaa56e/52b551e6-532d-4e60-9367-1165aacf57a8.pdf
[3]http://dianda.cqvip.com/Qikan/Article/ReadIndexid=1000021711&info=c4socuTxv6dkeVRko3ogkcZVFJNsxTu9KI13ffs3mSZBa0m38fvf0A==
[4]https://xueshu.baidu.com/usercenter/paper/show?paperid=1a1f0aade42dada88aad3bbaaea37729&site=xueshu_se